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赵春钊研究员来访我院并作学术报告


      2021年11月19日上午9点,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赵春钊研究员在我院534报告厅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植物适应盐胁迫环境的分子机理”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植物学科李小方教授主持,我院姜依娜研究员、李超研究员、晏军研究员和赵琼研究员等众多老师以及植物学科各年级研究生和博士生踊跃参加。

      盐胁迫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对农业经济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研究植物耐盐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培育耐盐的作物提供遗传改良位点和策略。目前普遍认为植物维持离子平衡、渗透平衡、活性氧平衡以及调整代谢物的能力对于植物的耐盐性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赵春钊研究员从已知的盐胁迫信号通路的研究历程谈起,谈到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细胞壁的完整性对于植物的耐盐性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植物细胞壁的组分以及各个组分的比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这对于植物在时空上调控生长发育以及响应外界胁迫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细胞壁在耐盐性方面的机制目前了解甚少。赵春钊老师介绍了他们团队在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从他们发现的与此相关的突变体研究开始,如何逐步解析出植物细胞膜上存在LRXs-RALFs-FER模块参与感受盐胁迫诱导的细胞壁变化,并通过激活下游的细胞壁修复通路来维持盐胁迫下细胞壁的完整性,从而增强植物的耐盐性。报告中赵老师还介绍了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天然盐生植物-藜麦,对藜麦耐盐的可能机制进行了科学设想与研究展望。

      本次讲座中赵春钊老师讲解内容丰富,条理清晰而又生动有趣,使在座的同学和老师对于植物适应盐胁迫的相关机制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还为我院师生展现了逻辑缜密的科学研究思维。讲座后的讨论环节,大家踊跃发言,积极提问,赵老师则热情而又耐心地一一解答,现场学术氛围极其浓厚,师生受益颇丰。

      赵春钊,2006年获宁波大学理学学士,2014和2015年分别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获得双博士学位。2014年在美国普渡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2019年加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和国家人社部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主要研究植物响应盐胁迫和低温胁迫的分子机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和中科院先导A项目等。在Developmental Cell、PNAS、National Science Review、Trends in Plant Science、New Phytologist 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