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然一新的生科院教工之家


       家,是我们栖息的港湾,是我们可以全身心放松的地方!家,不必太大,温暖就好;家,不需多华丽,舒服就好!在我院就有这样一个温馨有爱的小家。

201511日起至今,我院“教工小家”成立已经四年有余。在校工会和学院党政领导的关心、指导和支持下,在院工会委员和院教代会代表们的配合、支持和努力下,“教工小家”的设施不断地完善。“教工小家”根据不同功能设立了多个分区,有提供了多种健身器材以供老师们运动健身的运动专区,存放了丰富的书报给老师们阅览以及办公的学习专区,专用于开会的会议专区,用于休息聊天的休闲专区以及特别为作为母亲的女教师们提供特殊关心与照顾的“妈咪小屋”。

教工小家”的运动专区

教工小家”的学习专区

教工小家”的会议专区

教工小家”的休闲专区

教工小家”的妈咪小屋

如今,生科院的青年教师团队正在逐步壮大,“教工小家”为教师间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与环境。此外,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师子女放暑假问题,“教工小家”还专门设立了“暑期小屋”,从而解决“青椒”们的后顾之忧。最近,“教工小家”又新添置了按摩椅、咖啡机、投影仪、血压仪和玻璃展柜,并且每周都会为女教师们提供专门的瑜伽培训。不少老师经常会在这里喝上一杯咖啡、全身按摩放松一下或是练一练瑜伽,以此来调节自己的工作状态。舒适的环境,和谐的氛围使得教职工们在此放松自己的心情,缓解工作带来的疲惫和压力。

教工小家”的按摩专区

教工小家”新购进的咖啡机

教工小家”新购进的血压仪

 “家”共十笔,“十”在中国文化中是个代表圆满的数字,所谓“十全十美”,而一个家要想十全十美,就不能不用心经营和呵护。生科院的工会委员们,包括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工会主席徐敏华副教授,副主席兼青年教师联谊会会长罗剑教授,易正芳教授,高级工程师倪兵,邹春静副教授,范鑫鹏副研究员,研究生教务徐进和辅导员王琛, 他们为了维护好自己的“小家”自发提出执行值班制度,并且亲自参与其中。据悉,这是开启了我校“教工小家”教授值班的先河。在“教工小家”的门口可以看到一张非常详尽的值日表,上面罗列了每周的值班安排。

生科院“教工小家”值日表

即便老师们日常工作十分忙碌,他们仍旧从自己的休息时间中抽出空闲时间来参加“教工小家”的建设。整理书报架,收拾柜橱,给小家里的绿植浇水,检查运动器材,排除安全隐患以及一些清洁打扫任务,都是老师们值班时的工作。

徐进老师在“教工小家”进行清扫工作

老师们在完成这些琐碎的值日工作的同时,还专门记录了值班日志。值班日志的风格也像极了“教工小家”,兼具温馨与责任心,在背景处还有一些如“物来顺应,事过心宁”、“立德树人,铸教育之魂”等治愈且发人深省的句子。在工作日志上,每位老师对自己的工作情况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工作时间地点,工作内容,次日计划、工作收获、待完成的事项,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和意见等。在他们的日志中甚至提到了清理冰箱内的过期牛奶,屋子里的钟表停止工作了这些十分细节的事情,足以见得老师们对这个小家非常用心。

工作日志上的记录不仅代表每日完成的工作,更是承载了所有教职工对这个“家”的付出与热爱,正是这份付出才使得生科院每一位奋斗着的个体在此成为了可以彼此依靠与慰藉的家人。

学院工会主席徐敏华在“教工小家”值班的工作日志

在对工会主席徐敏华和工会组织委员邹春静的采访中,两人都提到在小家的建设和为教职工们服务的过程中,自己内心也收获了满足,同时他们也希望生科院的教职工们能够将教工小屋的环境和氛围保持下去,更好更充分地利用起教工小屋。身为工会主席的徐敏华还表示,虽然这里名为“教工小家”,但她依然希望这里能为学生所用,成为畅通师生交流的共享空间,从而实现师生共发展,共成长!

邹春静副教授在“教工小家”值日后有感而发

 “教工小家”是我院工会精心筹备,倾心打造的成果,也凝集了我院教职工们的心血、爱以及对生科院的赤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真正保障了教职工们的身心健康,才能够加快生科院的发展与进步,才能为国家培育出更优秀的人才。

教工小家”的照片墙

教工小家”亦是党员之家、妇女之家

教工小家”的获奖展区

 “教工小家”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它始终以教职工为本,呵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并且为他们提供优良的工作和休闲环境,创造和谐的氛围,不断为加强集体凝聚力,加强生科院全体教职工的幸福感,归属感而努力,凝聚“教工小家”,共筑生科“大家”



Baidu
sogou